四爺這裏閉門謝客不見人,宮裏德妃娘娘卻不能裝不知道。
不過她也沒見客,給出的理由也讓人挑不出錯來,十四阿哥的婚事將近,德妃這個做親額孃的自然要上心,不得空見人自然也說得過去。
不過等白日裏“忙”過了德妃才留了趙嬤嬤在跟前說話。
春日夜裏有些微風,德妃坐在窗前,心中其實早已有了主意:“叫何忠義去御膳房要一碟豌豆黃,送到養心殿去,春日裏萬歲爺愛喫那個。”
趙嬤嬤得了吩咐先去了,沒一會兒便回來了,她端了燕窩回來,放在德妃面前後又墩下身輕輕地爲德妃捶腿:“娘娘是在憂心……”
侍奉德妃多年,趙嬤嬤敢開這個口,也略略能猜到一些德妃這會兒在擔憂什麼。
德妃輕頷首,又端起那碗燕窩,銀勺觸碰着碗壁的聲音在寂靜的宮殿裏格外清脆。
“我倒是不怕老四因此惹眼,只怕老四成了誰的墊腳石。誰知道萬歲爺如今這樣的安排是不是背後另有人選,安知不是萬歲爺推了老四出來做幌子呢?有直貝勒和胤礽的先例在,我實在是放心不下啊。”
“如今一時的惹眼風光算得了什麼?萬一最後不是老四……只怕他日新君繼位,誰能說得準今日老四之風光不會惹得新君猜忌呢?”
德妃端着那碗燕窩,卻始終沒動。
趙嬤嬤連忙道:“娘娘!”
新君之類的話怎麼能是隨便說的呢,儘管如今後宮裏衆人都知道萬歲爺的身子不大好,但誰也不敢放在明面上來說。
德妃的目光不知落在了何處:“這裏只有你我,怕什麼?你這老貨越活越膽小了?”
趙嬤嬤聽了這話連說了三個是,又接着道:“娘娘還說奴才,您不也是嗎?”
是了,碰着和孩子們有關的事兒,德妃從來都是最上心的那個,說是關心則亂也不爲過。
德妃被趙嬤嬤說得一笑,那碗燕窩又放回了小几上:“罷罷罷,那碟豌豆黃送到萬歲爺跟前,等何忠義回來便能琢磨出幾分萬歲爺的態度了。”
何忠義回來的時候德妃面前的那碗燕窩都已經用盡了,她放下帕子,讓何忠義進來。
東方小說 https://vegforce.com/
何忠義打了個千兒:“娘娘。萬歲爺說,您送去的豌豆黃香軟,又叫梁總管給太后娘娘那裏也送去了一些。”
德妃聽了一怔,她本能地想到了些什麼,但又剋制的不敢往下深想,一時竟忘了出聲。
半晌,德妃揮揮手示意何忠義退下,低語:“倒不像是有什麼深意的意思……”
趙嬤嬤搭腔:“本就是聖意難測的事兒。”
德妃按了按眉,有點兒煩:“猜不透便罷了,咱們別先自亂陣腳反倒是給老四添亂。十四那裏也別讓他閒着。但願別出什麼岔子纔好。”
離南巡還有幾日,期間四爺白日去戶部,大臣宗室女眷來訪福晉皆是不見,一是有四爺的提前知會,二是福晉這陣子精神確實是短。
四爺一日不給她一個準話她心裏便着急。
同時她也難得珍惜着能見着弘暉的日子,這陣子每日弘暉下學都是福晉親自去接的。
娘倆走在一起,一開始福晉走到半路便會微微喘氣,如今卻已經不會了。
“弘暉,若是讓你離開額娘身邊到你阿瑪那裏去,弘暉願意嗎?”福晉的聲音很平,但目光卻輕弱含憂。
弘暉聽了這話先去看額孃的表情,想要看出些什麼,他問:“那兒子以後還能見着額娘嗎?”
福晉被這話問的有些失語,面對弘暉充滿希冀的眼神,她動了動脣:“額娘一直都在的,弘暉想見額孃的時候額娘都會在的。”
弘暉點了點頭,他往前走了幾步,比福晉快了些,福晉下意識地想要去追,弘暉卻忽然停下腳步回頭看她。
“是額娘想要弘暉去阿瑪那裏的嗎?那弘暉願意去。”
他揹着光,福晉看不清弘暉臉上的表情,只是眼中卻已經積起了淚花,她擡手拭淚,萬般不捨最後化作帶着哽咽的一個好字。
“好,好,真是額孃的好弘暉。”她走上前,牽着弘暉的手,微微舒了口氣。
……
聖駕浩浩蕩蕩地啓程南巡那日天氣極好,天高雲淡,萬歲爺左右是胤礽和三爺作陪,萬歲爺瞧着精神也不錯,這回南巡萬歲爺並沒有如以往那樣安排的都是年輕常在貴人,這回宜妃榮妃還有德妃都在列,四妃原本都要隨聖駕一道的,只是惠妃告病,便未曾隨行。
![]() |
這回隨行的妃嬪多是宮中的老人,倒是難得。
四爺和五爺一起,恭送聖駕到了京郊才止住了腳步。
五爺對着四爺拱了拱手:“四哥,那咱們現在是……”他這會兒還真是混無頭緒,只等着四爺的安排。
四爺擡手,雲淡風輕:“晌午了,用膳去。五弟一道?”
五爺“啊”了一聲,還有些發矇:“好,都……都聽四哥的。”
四爺確實不急,皇阿瑪才離京,他要是急慌慌地接手,倒顯得他多急不可耐似得,監國監國,這裏頭的學問可比四爺在上書房學的還要多。
有些學問,也是在上書房學不到的。
三月十五,萬歲爺南下,當日四爺和五爺用過午膳之後纔去了南書房,後又請大學士宗親共寫作百壽圖,趕在三月十八萬歲爺生辰這日送到萬歲手中。
四爺監國,恭謹居多,他有自己的思考,但並不會先言明,而是問過馬齊等人的意見,最後才表明自己的態度,等呈到萬歲爺跟前又說自己愚鈍,還要皇阿瑪費心矯正。
四爺監國最要緊的便一樣,事事以萬歲爺的主意爲先,這並不是沒有主見,他有,但如今他只是監國,他認得清自己的身份,也不怕別人說他沒主見,事事多問過萬歲爺的意見。
自然,摺子多了萬歲爺也看出來了,自己兒子的本事他難道不知道嗎?後頭四爺送來的摺子便就原路打回,意思是讓四爺放開手腳做。
四爺放開了一些,但還是如舊,恭謹如舊。
南巡路上,萬歲爺的精神似乎也跟着好了,沒兩日便有幾首御詩傳回,閱過便可知萬歲爺心情不錯。
四月裏,福晉也主動提出搬到莊子上小住,帶着弘暉。
四爺允了,但又點了宋氏和大格格還有徐氏以及三阿哥一道。
這樣便免了許多閒言碎語。
府裏頓時也空了不少,嗯,也安逸了不少。
至少對李沈嬌來說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