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妃的擔心並沒有成真,京城裏的災民兩三日便安置妥當了,太子爺便沒再露面。
四爺每日還是會親自待上半日,但他不願太顯眼,雖說會留下身邊侍衛,但卻並沒有一整日待在城外。
四爺在城門待上半日,餘下半日也並沒有回到內城戶部或是回府,而是直接到了京郊的莊子上。
八月裏天熱,四爺到了莊子上便吩咐管事摘蓮子和蓮花,還有夏日裏沁涼的寒瓜。
自然帶回府了幾個孩子那裏都有,但自然還是李沈嬌這裏佔大頭。
賑災的事情告一段落,四爺當晚便回府便回了東院。
哦,四爺這才得空和李沈嬌說了德妃請她進宮說話的事兒。
李沈嬌聽了雖有些意外但還是應下了,夜裏安置的時候她才悄咪咪地問四爺:“是出了什麼事兒嗎?”聽着聲音還挺小心翼翼的。
四爺聽了這聲音便覺好笑,他安撫地拍了拍李沈嬌的肩膀:“只是額娘閒了想同人說說話而已。”
這個說法李沈嬌信了,但卻並沒有完全信,畢竟真要是德妃娘娘閒了想找人說話,那福晉不行?溫憲公主不行?成嬪娘娘不行?
好端端地幹嘛點她這個小小的側福晉。
不過四爺總歸不會騙李沈嬌,李沈嬌半信半疑,只是和四爺對視時還是乖巧的笑了笑。
開玩笑,德妃娘娘對着四爺這個兒子自然是怎麼看怎麼滿意,但是德妃娘娘的厲害,李沈嬌可是心中有數的。
既然四爺都說了,李沈嬌這裏便遞了牌子,哦,等着娘娘身邊的趙嬤嬤回覆了她才讓秋壺去正院跑了一趟,只說了德妃娘娘叫她進宮去。
秋壺那裝的恰到好處,一點兒膽怯,一點兒慌亂,和強掩飾住的不安。左右正院最後是並沒有多問什麼的,只問了一句是哪一日什麼時候便點頭了。
德妃也並不是每一日都得空,李沈嬌這裏也是等了兩三日。
進宮那日天氣很好,好得不像話。
馬車行至紫禁城外了李沈嬌生等了好一會兒才下了馬車,出了馬車那便是冰火兩重天了。
天熱,但進了紫禁城也不能撐傘,冬日裏倒是可以,夏日裏便不成了。
李沈嬌一路走着都在想這是爲什麼,不過對於貴人們來說,她們冬夏都是有儀仗可坐,倒是不用擔心曬着冷着。
李沈嬌從永巷行至永和宮,她不是個愛出汗的,但這一路走來還是悶了些汗。
永和宮外照例是趙嬤嬤在宮門下等候着,走近了李沈嬌免了她的禮對她輕頷首。
“天熱,娘娘說側福晉到了便先到側殿喫碗冰酥酪吧。”
李沈嬌小心得很:“我還是先到娘娘跟前去請安吧,勞煩嬤嬤親自在日頭下等我。”
語氣裏都是十足十的客氣。
趙嬤嬤聽了這話笑得更加明顯:“這都是奴才應該做的,娘娘這會兒才用過了早膳,正在廊下消食呢。這是娘娘吩咐的,等您到了便請您到側殿歇息。”
![]() |
李沈嬌進宮的時候天色尚早,但走在永巷裏時日頭便漸漸起了,萬幸還沒到最熱的時候,雖悶熱,但卻並不算曬人。
見趙嬤嬤又強調了一回,李沈嬌這纔沒客氣,由趙嬤嬤帶路往側殿去。
趙嬤嬤一面帶路一面說着閒話:“今兒個還有幾位姑娘要來,到時候還要側福晉掌掌眼呢。”
東方小說 https://vegforce.com/
李沈嬌聽了這話倒是嚇了一跳。
掌眼?她?
德妃娘娘這也太擡舉她了吧?
她能給誰掌眼?給四爺掌眼?這是福晉該操心的事兒吧?而且這會兒都已經是八月了,也過了大選的時候了。
李沈嬌心裏否認了這個答案,她話說得謙虛:“只怕是我眼拙,不要添亂了纔好。”
趙嬤嬤又笑了笑:“娘娘常說側福晉是慧眼,您可不必自謙嘞。”
側殿裏擺放着冰盆,除卻趙嬤嬤說的冰酥酪之外還有各樣已經切好的先水果,側殿裏的薰香也是十分好聞的,左右看着和上回李沈嬌來時是有些不同。
李沈嬌只吃了一碗冰酥酪,宮裏御茶膳房的手藝自然是沒得說的,她倒是有心喫第二碗,但她知道這是在宮裏,還是作罷了。
再有才從外頭進來,喫多涼的她只怕自己消受不了。
一碗冰酥酪喫完,趙嬤嬤過了一會兒便從外頭進來了。
“娘娘請側福晉過去呢。”趙嬤嬤一直都是笑眯眯的。
李沈嬌斂了斂衣袖,站起身跟在趙嬤嬤的身後往外頭走。
從始至終她也沒多問一句是爲誰掌眼。
到了正殿裏,德妃今兒個穿得很有威嚴,絳紫色的旗裝襯得德妃更加內斂,景泰藍的護甲更添肅穆,髮髻間倒是素淨些,只是點翠釵累着,舉手投足便足以讓人發怵了。
李沈嬌默默行禮,這到時候和她一貫印象裏的德妃一樣,她倒沒被嚇着。
德妃見了輕擡了擡手裏的團扇:“有些日子沒見你了。用過早膳了嗎?過來陪我說說話。”
德妃看着心情不錯的樣子。
李沈嬌還沒開口趙嬤嬤又從外頭進來了:“娘娘,兆佳幾位姑娘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