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爺和四爺封了郡王的事兒這幾日早就傳遍滿京城了。
福晉的正院裏早不知堆積了多少張拜帖,只是因着四爺早先吩咐了這陣子行事要一切低調的緣故,福晉還是咬着牙把這些拜帖一概都是推掉了的。
她心裏也清楚,人得了好處,更應該要低調。
像這種等着你風光了才送上來的門路人脈,實則連錦上添花的邊角都算不上。
福晉乾脆多花些心思在四爺身上,正好照看照看二阿哥。
不過這幾日她也就見過四爺幾面而已,其中好幾回還都是四爺在昏睡的時候。
和四爺府上的低調不同,前頭三爺那可就熱鬧許多了。
雖沒有當初三天三夜大擺筵席的程度,只是這幾日裏前頭三爺府裏的府邸只怕是府門前的臺階都被踩得光滑通亮了。
萬幸四爺的府邸和三爺的府邸隔着兩三條街,不然就這幾日的熱鬧勁兒,怕是四爺這養病是不能安生養了。
不過四爺府上是躲了一回清淨,不過後頭五爺就沒有那麼幸運了。
五爺的府邸不偏不倚和前頭三爺的府邸只隔了不到一條街,不說每個往三爺府上去的人都會驚擾到五爺府上的清靜,但是總歸是有大半的人是要路過那條街的。
五爺是個好脾氣的,雖然前頭兩個哥哥封了郡王唯獨他沒有,他心裏固然失落,只是上朝時見了三哥還是能笑着拱手祝賀。
五福晉雖然同樣是個好脾氣,只是耐不住前頭三福晉是個愛耀武揚威的,這兩日早不知遞了幾張請帖給五福晉。
福晉不願做那個捧場的,最後乾脆裝病推拒,只是三福晉那裏倒是跟鐵了心似的,一日裏能往五福晉這裏送兩回請帖。
五福晉也不是軟柿子,昨兒便進宮去了,不過沒去宜妃郭絡羅氏那裏去訴苦,而是直接去了太后的慈寧宮那裏去。
東方小說 https://vegforce.com/
她也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在太后的慈寧宮裏待了一日。
三福晉在五福晉這裏得不到虛榮,最後又去找上了八福晉。
八福晉便是如今母族落魄了那也是個潑辣的性子,或者說八福晉郭絡羅氏如今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三福晉的人才把帖子送到八爺府上,八福晉沒半刻鐘便連人帶帖子一起趕了出來。
八福晉也是個會拱火的,才趕了三福晉的人,轉頭也進宮去惠妃宮裏哭
訴去了,八福晉那是打進了紫禁城便開始哭天抹淚地說她們爺只是個貝勒,比不得旁人,做什麼都低人一頭……
左右雖說萬歲爺最後並沒有責怪三爺或三福晉什麼,但五月裏萬歲爺北上去的時候卻是沒有帶上三爺的。
這些消息還都是李沈嬌這裏聽李佳側妃那裏來人探望的時候知道的。
說是探望,實際上也是想知道四爺府上的近況,不過李沈嬌自然是該說的說,不該說的只搖頭裝不知道。
不過該說不說,四爺這不讓外人打攪的果決還是讓人敬佩的。
萬歲爺是在五月中旬起駕北上巡幸塞外的。
聽說的跟着的有直郡王、五爺、八爺、九爺、十爺,還有後頭幾個年幼的阿哥都跟着隨行。
太子爺留京監國,不過聽說大小事宜都還是要八百里加急送到萬歲爺手裏,等萬歲爺批閱。
三爺也留下來了,不過一點兒差事都沒被指派,倒像是全然被萬歲爺給遺忘了似的。
四爺這裏雖然也並沒有隨行,但是四爺是養病啊。
萬歲爺離開前,還特派了兩個太醫留在四爺府上照看四爺的身子,還發了話說等四爺養好身子了協理太子爺監國。
這樣一來,便是傻子都能知道萬歲爺是不滿誠郡王這些日子的張揚的。
其實三爺後頭見四爺府上低調便有意收斂了,只是奈何前些日子各家的請帖都接了,已經開了個口子,若是中途又不收誰家的帖子了,反倒更有拉幫結派之嫌,三爺最後也只有捏着鼻子受了。
這還不是最讓三爺難受的,更難受的還在後頭。
六月裏,萬歲爺仍在北上,巡幸塞外途中,見五爺騎射出類拔萃,竟然也封了五爺爲恆郡王,後頭八爺、九爺也從貝子封爲貝勒。
這下好了,前頭幾個阿哥都是郡王爺了,誰也不比誰高貴許多,後頭幾個阿哥也都是貝勒了。
就是不知道萬歲爺這麼一出是臨時起意,還是早有安排了。
左右遠在京城的三爺得了消息之後是更加的夾起尾巴做人了。
左右四爺府上養病依舊,是一點兒沒受影響,得知五爺和八爺分別封了郡王和貝勒的消息,福晉也是在規矩之中送了賀禮去。
大抵是因爲前些日子四爺府上的低調,這回八福晉倒是沒酸幾句,還挺客氣的。
倒是弄得福晉十分不適。
不過這事兒之後福晉在外頭的名聲也是更加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