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各方博弈

發佈時間: 2024-10-29 06:41:16
A+ A- 關燈 聽書

亥豬帶着個打斷了手腳,割掉了舌頭的刺客進來。

蘇真真擡手:“你看看,他是哪家的人?”

謝明芳走過去,這刺客他見過,是之前在金陵的同僚。

“楊家人。”

“那好辦,剛好咱們在南縣鬧出點動靜來,就將這個罪名扣上去!”蘇真真起身,走到刺客面前,居高臨下的望着這個中年男人。

他倒是神情冷靜,只是在看到蘇真真的時候,眼裏有憤恨。

蘇真真以大理寺的名義,給朝廷送了封八百里加急的摺子過去。

不出意外,還沒有出江南府就被人攔了下來。

這次攔截的人是盧家,發現彈劾的是楊家,頓時懊惱不已。

蘇真真嘴角勾起,盧家還是心虛了。

接下來,不是八百里加急了,而是荊州府來人,帶走了這個刺殺朝廷命官的刺客。

世家可是刺殺,但不能和軍隊正面作戰。

否則一道謀逆大罪扣下來,整個江南府直接無了。

短短十天功夫,金陵街上陡然少了許多人。

各大世家派人來了楊家商議情況。

趁着世家焦頭爛額的時候,蘇真真和謝明芳經過謝九叔的介紹,去了王氏家中拜訪。

迎接他們的夫婦,不是王家家主,但也是王家之中比較重要的一脈。

廳堂裏,蘇真真瞧着王三爺的相貌,居然和沈夫人有五分相似。

幾人聊着聊着,她忽然拐了個彎:“不知道王三爺,認不認識京城沈家的沈夫人?”

王三爺倒是坦然:“她是我一母同胞的妹妹,只是如今已經算不得是王家人了。”

蘇真真頷首,看向身旁的謝明芳,果然和他說的一樣。

東方小說 https://vegforce.com/

沈夫人王氏愛慕權勢,不甘心當個地方官的普通夫人,挑了如今的沈大人,違背家族的意志,支持丈夫進京。

他們沈家想要的,或許就是創造謝營這般手握大權的京誠世家吧。

確定了這一點,接下來就是謝明芳遊說王家,站到他們這一邊。

蘇真真心裏很清楚,只有一個江南謝家支持他們,是做不成這個大事的。

畢竟當年謝營一脈分出去,帶走了將近一半資源。

謝家勢弱,其他世家自然如狼一般圍上來,所以如今頂尖的幾個大世家之中,並不包含謝家,只是他們底蘊還在,加上謝營在京城一家獨大,也不敢做得太過分。

這倒讓蘇真真想起自己在紫宸宮時,閒來無事看的史書,前朝如謝家這般勢力龐大的家族,便是王家。

他們當年也是如日中天,風頭或許比不過謝營,但在京城也綿延了三百年,幾乎貫穿了整個前朝時代。

直到改朝換代,京城王家遭受重創,滅族了才徹底停歇。

大約是聊到了重要地方,王三爺和謝明芳停了下來。

王三夫人起身來,笑着招呼蘇真真去外頭逛逛。

蘇真真自然從善如流,跟着她出門。

江南的庭院,小橋流水,亭臺樓閣,花草樹木,層層疊疊,錯落有致,交相輝映,一步一景,別有一番韻味。

比起京城的大氣風格,這裏的景緻明顯要低調很多。

似乎瞧出了蘇真真喜歡,王三夫人仔細給她介紹着,像是在照顧自己的女兒,有種特別的親切感。

約莫兩刻鐘,她們來到一汪活水處,有幾十條錦鯉在裏面遊動。

蘇真真好奇走過去,蹲在池邊,只是擡手,錦鯉們便全都圍了上來。

王三夫人立刻命人拿了餌料,遞給蘇真真:“可以撒撒看。”

“謝謝。”蘇真真在京城也能養魚,但總覺得太液池裏面死的人太多,所以從不去看,也不喜歡在狹小的魚缸裏面養。

總覺得,魚缸像是牢籠。

餵了魚之後,蘇真真便跟去了王三夫人去了涼亭裏休息,天空又開始下雨,悶熱得很。

蘇真真過來,也和她們一道,穿着薄紗裙,涼快但比起京城來,反而包裹得更加嚴密。

亭子內的點心茶飲都是現做的,瞧着蘇真真很感興趣。

喫好喫和,王三夫人有命人送了蘭花過來,是難得墨蘭,比起京城花房裏培育的,枝葉大許多。

花香也特別濃郁,沁人心脾。

蘇真真對花還算了解,觀賞一番便問道:“這是從山裏移栽過來的?”

萬三夫人含笑點頭:“夫人好眼力,這是昨日從鳳鳴山移栽來的。”

想起鳳鳴山到這裏的距離,蘇真真暗中詫異,哪怕這株蘭花是剛送來的,一天時間也不夠的。

“這麼快?”

“我們走的水路,最近河流湍急,小心駕駛,速度會比以前快許多。”

鳳鳴山往西,便是彭城。

根據這個速度的話,彭城那邊的人過來,三天就足夠了。

蘇真真似乎想到了什麼,陡然起身要走。

王三夫人喊了兩聲,追了兩步便停了下來,心中嘆道:希望一切順利吧。

他們王家已經盡力了。

畢竟皇上遲遲沒有子嗣,連世家這邊都開始想心思了。

到了最開始的廳堂裏,只有謝明芳還在。

“你怎麼回來的了?”

“彭城王!他真的想要謀反!世家想要將糧食通過鳳鳴山運去彭城!”

“王夫人說的?”

“她提示的,你這邊呢,王三爺怎麼說?願意嗎?”

謝明芳搖頭:“世家的規矩便是不插手皇權,但他們卻能掌控全國的經濟命脈,和各方的風吹草動,王三爺也知曉嚴重性,他答應我,若是王家勢力範圍內,可以盡力幫忙,勢力範圍外,他無能爲力。”

蘇真真點頭:“足夠了,這去往彭城的水路,不就是王家能掌控的範圍嗎?”

和預期的差不多,王家能幫忙的地方有限。

他們答應幫忙,那不會唱反調。

兩人離開王家後,消息迅速傳播了出去。

特別世家集會那邊,衆人商討得特別激烈。

有人懷疑王家投靠了皇帝,有人堅持相信王家不會投靠,至於另一半,則表示沉默。

畢竟如今事情還沒有發現,沒有傷及到本身的利益,他們並不想摻和進來。

畢竟和皇帝作對,也不好。

已經有了楊家和盧家出頭,他們在後面看看情況再說。

金陵集會草草了之,蘇真真則是給傅二爺送了信過去,可以開始準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