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營頓時皺眉,想到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臉色格外不虞:“你這麼做,不怕寒了鄭太傅的心?”
蘇真真可不喫道德綁架這一套:“鄭太傅想要的是什麼,你我都知道,嘴上的好話誰都會說,謝丞相怎麼做的,別人不知道,我會不知道?”
鄭文以前覺得蘇真真不過一個靠美色上位的女子而已,現在他簡直太崇拜了蘇真真了,這些話鄭家的人不敢說,但蘇真真敢,聽得人真是神清氣爽!
謝營還是想用虛僞的大義壓人,可惜蘇真真不喫這一套。
“走吧,我送你出去。”蘇真真懶得和謝營繼續糾纏,直接戴起冪蘺,帶着鄭文離開。
送他上了馬車,蘇真真仔細叮囑了幾句,最後給他一個聯繫許錯的信物:“如果有什麼銀子解決不了的事情,就找這個人。”
離開京城一次,鄭文成長了很多,哽咽着收下了蘇真真給的信物:“謝謝,謝謝你。”
蘇真真拍拍他的肩膀,安撫道:“好好讀書,以後有的是機會回來,不着急這一時。”
“好!”鄭文答應了她,當着百姓的面,鄭重的躬腰作揖。
鄭家在寒門和百姓中的聲望極高,看到鄭文這麼敬重一位女子,衆人不免紛紛猜測蘇真真是誰。
當然蘇真真也沒有隱瞞蹤跡,很快她的身份就在百姓中流傳開來。
回宮不久,折光是隨後回來的,分外驚喜的道:“娘娘在京城的名聲瞬間好轉了,至少不再是以前一面倒的情況了。”
蘇真真停下手裏的筆,看着窗外的日頭,不禁感慨:“果然人還是喫點虧,才知道誰對自己好,以前鄭昭不是沒有提點過鄭文,但他並不相信我,這次回了祖籍一趟,見識了人間冷暖,也看清了謝家的虛僞了。”
折光坐下來幫忙算賬,心裏對蘇真真越發敬佩:“鄭公子能明白固然好,但他在衆人面前對娘娘行作揖禮,這算是給娘娘背書了,我回來時,聽說有青溪書院的院長給侯爺送了請帖,以後侯爺和大公子在京城就不會被爲難了。”
這個的確出乎蘇真真的意料,不過也影響不了大局,青溪書院在京城的名望一般,這麼快示好的原因,一個是鄭家倒了,另一個是他們備受謝家打壓,想要出頭,她就是最好的選擇。
正月末尾,全國各地的秀女齊聚京城,孟婕妤得寵,加上江南稅銀案進展,孟大人平步青雲,直接被皇帝提拔爲戶部侍郎。
選秀事關重大,太后放權,皇后就成了主理人,四妃協助,蘇真真分到了管教秀女禮儀的活。
傍晚時分,百花樓的禮教姑姑前來送來犯錯的名單,讓蘇真真定奪。
這幾日秀女那一直相安無事,禮教姑姑突然前來,應該是出了點小問題。
徐姑姑要呈上文冊,被蘇真真直接拒絕:“你決定不了的事情,直接和我說就行。”
遲疑了會,徐姑姑才輕聲回稟:“回貴妃娘娘,有一件事情,奴婢不知道該不該說,萬姑娘和靈州的郭秀女起了衝突,這事鬧到了德妃娘娘那,德妃娘娘的意思是讓萬姑娘認錯認罰,但賢妃覺得,這件事有問題,要徹查。”
![]() |
蘇真真放下手裏的零嘴,擡眼望去:“賢妃說要徹查?”
折光過去接過了文冊送到蘇真真面前。
看過之後,蘇真真驀然擡頭,盯着眼前的徐姑姑質問:“這個郭秀女怎麼會半夜出現在百花樓外?你們是怎麼辦事的!”
徐姑姑嚇得立刻跪下,仔細的解釋了一番,主要說法還是管教不嚴,讓秀女鑽了空子。
蘇真真可不信,立刻起身擺駕去了百花樓。
原本熱鬧喧囂的院子頓時安靜,管事嬤嬤和管事姑姑立刻帶着秀女避讓,直到蘇真真進了屋。
萬嬰兒和郭秀女早已經等候在這裏,看蘇貴妃前來,立刻跪下行禮。
落座後,蘇真真讓萬嬰兒和郭秀女各自闡述一下昨晚發生的事情。
很快她注意到了兩個人矛盾的點,郭秀女出身低微,本意是討好萬嬰兒,半夜讓她離開百花樓,於理不合,但她也做了。
萬嬰兒這邊的意思則是,德妃賞賜的東西,自然會派人親自送來,何況之前就有兩次郭秀女打着她的名義,去了兩次翊坤宮。
兩人各執一詞,蘇真真也察覺到了貓膩所在,望着郭秀女問:“你確定看到的是萬姑娘?有沒有看到她的正臉?”
郭秀女的臉色有些發白,低着頭回道:“我確定,萬姑娘的聲音我不會聽錯的,何況她已經不是一次讓我幫忙了。但,但是我沒有看到過萬姑娘的正臉。”
“本宮明白了。”蘇真真讓郭秀女退下,單獨留了萬嬰兒,拉着她的手關心了一番,最後讓徐姑姑給萬嬰兒單獨準備了一間臥室。
離開百花樓,蘇真真就去了慶熙宮,德妃正在和淑妃覈對賬務,兩人的臉色都不是很好看。
“賬務也出了問題?”蘇真真笑了上前,掃了眼桌面上的賬本,其中最醒目的就是秀女們統一金簪採購數量少了足足三百人。
這次送進宮的秀女一共有三百二十八人,內務府的賬冊上是也是三百二十八這個數目,但百花樓的賬目上,只有二十八人的配額,東西送了過去,也是二十八支金簪。
東方小說 https://vegforce.com/
德妃神情很凝重:“我也不知道哪裏出了問題,在皇后那裏的時候,賬冊還是沒有問題的。”
對這些一竅不通的淑妃頭很大:“我是不懂,但這三百支金簪不可能憑空消失啊!數目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後天就是花朝宴,臨時補上也來不及了。”
蘇真真坐下來,仔細看了遍賬目,最後直接定奪:“問題出在百花樓,那麼這些金簪就在百花樓裏。”
德妃似乎想到了什麼:“你懷疑秀女中有問題?”
“今晚等等看就行。”蘇真真讓她們稍安勿躁,同時對淑妃說,“雖然你管着賬務,但追根溯源,供應這些東西的,還是謝家那邊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