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慎之與賀錦榮行跪拜之禮,垂目望着地面,不敢直視元晉帝。
元晉帝盯着薛慎之,見他低垂着頭,開口道:“擡起頭來。”
薛慎之與賀錦榮擡起頭,看向元晉帝。
薛慎之微不可見的蹙一下眉心,元晉帝打量的視線太直接,彷彿透過他在看另一個人,這種感覺很怪異。
轉瞬薛慎之便明悟了,他是寧雅縣主的兒子,元晉帝在他身上看見母親的影子。
“你是薛慎之”元晉帝猜到薛慎之的身份,寶翎口中的李家後人,就是他吧再沒有人會有他這般像寧雅與李玉珩。
元晉帝腦中閃過這個名字,捏緊了拳頭。
“正是草民。”薛慎之不卑不亢地回答。
元晉帝頷首,收回視線,目光落在薛慎之做的文章上。
拿起賀錦榮的文章,擡頭看向賀錦榮,“你父親賀岱才華蓋世,博古今通。你做的文章徜徉恣肆,斐然成章,有理有據,比你父親當年更勝一籌。”
“臣子還有需要進益的地方。”賀錦榮謙卑有禮道。
元晉帝看一眼薛慎之,緩緩地說道:“你的文章見解獨到,立意深刻,分析透徹,耐人尋味,發人深思。的確是一篇錦繡文章,與賀錦榮的文章,各有妙處,難分高下。朕宣你們入宮,便是打算親自策問。”
薛慎之已經猜到這一點,十分淡然鎮定。
賀錦榮看向薛慎之,脣角微抿,收緊袖中的手指。
元晉帝將文章放下,開口道:“邊疆年年戰亂,外邦親犯,物質貧匱,該如何應對”
賀錦榮先一步開口作答道:“回稟皇上,外邦無故來犯,我國當然要以傾國之兵迎戰,同時派出使臣出訪談判,也可以與其他國家結盟。至於物質貧匱,讓百姓耕種,能夠解決問題。”
元晉帝點了點頭,看向薛慎之,“你有何見解”
薛慎之看向賀錦榮,看着他胸有成竹,十分自信的模樣,沉銀道:“草民主張鞏固邊防,屯兵邊塞,士兵可以耕種,也可以防守。來可拒,去可防,國則無憂,邊境無虞。”
薛慎之的戰略觀點,得到太傅與尚書的認同,“皇上,薛貢士的方法能夠從根本上杜絕問題,外邦未來犯之前,可以屯養兵馬,外邦出兵必然會有顧忌。而無戰亂之時,士兵耕種,能夠改善物質貧匱,緩解糧草短缺之憂。即便外邦來犯,也可以儘快的防禦,或者出戰,不必擔心城門失守,等朝廷派兵去援助。”
賀錦榮心裏頓時緊張起來,之前他以爲狀元勢在必得。
如今薛慎之的提議,的確比他的出彩。
薛慎之這番主張,也深得元晉帝的嘉許。
只是
元晉帝再問,“天地間什麼最大”
薛慎之與賀錦榮同時愣住。
大殿內,瞬間鴉雀無聲。
良久,兩人異口同聲的回答。
“皇上。”
“道理。”
賀錦榮拱手作揖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臣子以爲,天地間最大的是皇上。”
禮部尚書點了點頭,十分贊同。
太傅撫摸着鬍鬚,看向薛慎之,看他如何解答。
薛慎之抿緊脣,如今天下間都認定是君王至上,賀錦榮的回答不偏不倚,容易討得皇上的歡心。他的回答,極有可能惹得皇上的不喜。
沉默半晌,薛慎之依舊耿直地回答道:“天下雖大,治之在道。四海雖廣,治之在心。沒有道理的世間,破裂天常,敗壞人紀,公道不存於心。草民認爲,萬事脫不開一個道理。”
賀錦榮乍然看向薛慎之,臉色微微發白,萬事脫不開一個道理,身爲天子也是要遵循道理行事,豈不是屈居道理之下
“啪、啪、啪。”
元晉帝鼓掌道:“好一個天下雖大,治之在道。薛貢士的回答,深得朕心”
硃砂筆一揮,將薛慎之欽點一甲第一名,賀錦榮一甲第二名
命劉勇送二人離宮,元晉帝將名次定奪下來。
曾濱與太傅看到前三甲之後,突然跪在地上說道:“恭喜皇上,賀喜皇上,這次春闈是天降祥瑞。”
元晉帝一怔,“天降祥瑞這次考試,天降異象了”
太傅笑着說道:“皇上,您欽點的狀元郎薛慎之,他可是連中三元。他出色的表現,微臣對他了解過一番,此子非池中之物,八歲的秀才,如果不是體弱多病,耽誤他科舉,只怕是十幾歲的狀元郎。說來太過可惜,差一點,他就連中六首,這可是從未出現過的事情”
禮部尚書也很高興,“常言道: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間無。,一個三元,卻也是百年難得一遇。皇上是盛世明君,方纔得一個得力的賢臣輔佐。”
東方小說 https://vegforce.com/
曾濱默然,實際上薛慎之是連中六首,只是當年爲保命,自降名次罷了。
元晉帝臉色沉鬱下來,八歲的秀才的嗎
李玉珩當年十四歲的解元郎,風光無限,名動盛京。幾乎以爲他會連中六首,只可惜會試發揮失常,屈居第二,殿試奪得魁首,拿下文武雙狀元。
薛慎之在文章上青出於藍。
賢臣
元晉帝眼底的情緒意味不明。
夜空破曉。
巍峨莊嚴的皇宮,伴隨着悠揚肅穆的鐘聲響起,午門的三扇正門,東西對開的兩扇掖門緩緩開啓。兩隊身穿金色飛魚服,手持一丈畫戟的殿廷衛士,整齊劃一的從中門外的四個門洞而出,立在漢白玉鋪成的五條大道旁。
宮門外,這時已經站滿穿着朝服的文武百官,以及三百位身着深藍色羅袍的新科進士。大家心裏又激動又緊張,從這一刻起,他們正式走上仕途。
薛慎之被召進宮,被元晉帝親自策問,對自己的名次,心中稍微有底,不是狀元,便是榜眼。他在人羣中擡起頭,看着象徵權利的皇宮,午門正門三扇打開的門高大無比,中間最高的門有十一丈高,這是歷代皇上出入禁宮的專用門。除此之外,便是皇后大婚時從此門入,再之後就是歷屆新科狀元、榜眼、探花可以從皇帝的御用道走過,一輩子僅此一次,享受讀書人一生之中最高的榮譽,光宗耀祖,青史留名。
十年寒窗苦讀,爲的便是今時今日。
城門上一聲鐘響,內侍扯着嗓子喊道:“吉時到,百官率貢生覲見”
文武百官往左側門進宮,公卿貴族往右側門進宮,新科進士從掖門入,去往奉天門。一眼便看到白玉石欄杆雕刻着騰龍,氣勢壯闊。十分寬廣足以容納萬人的廣場,廣場盡頭是一座坐落在三層漢白玉高臺之上,金壁輝煌的金鑾殿